水下混凝土封堵是一种在水下环境中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实现封堵目的的施工方法。常用于水下建筑物的建设、修复,或者为了止水、加固等目的。
水下混凝土封堵的施工要点包括:
混凝土的配制:水下混凝土一般要求具有水下不分离性、自密实性、低泌水性和缓凝等特性。其水泥用量通常比一般混凝土多,水灰比应不超过0.55,含砂率和用水量也相应较高,且不能用过大的粗骨料。另外,可能需要加入水下不分离的外加剂,如增稠剂或增黏剂。
施工前准备:平整场地、准备好所需的钻机等设备,确定并稳固安装钻机的位置。若采用导管法施工,还需准备合适直径和长度的导管,确保其连接牢固并不漏水。
埋设护筒:护筒起到防止孔壁坍塌、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钻头导向等作用。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内径应比钻孔直径大一定尺寸。
清孔: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需进行孔底清理,清除孔内的沉渣和污泥,以保证成桩质量。清孔方法需根据使用的钻机类型灵活选择。
浇筑过程:浇筑时要注意控制导管下口与河床的距离,一般按15~20cm控制。对于导管法,要保证导管内经常充满混凝土,管下口需埋于混凝土表面下一定深度。开始浇筑时,导管底部应接近地基,随着混凝土的浇筑,徐徐提升漏斗和导管。每提升一个管节高度后,拆除一个管节,直到混凝土浇出水面。与水接触的表层质量较差的混凝土,最后应全部予以清除。
水下混凝土浇筑是一项隐蔽施工过程,必须加强质量检验以保证工程质量。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是否按工艺规程进行,拆模后还需通过外观检查,必要时进行钻芯检查和压水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