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沿江第一座既能防洪排涝,又能引水改善水环境的水利工程,马上就能发挥作用了。
昨天下午,在海港引河和长江连通点上的海港引河南闸站通过了水下工程验收,这也意味着工程量已经完成了95%,具备通水条件。 这个今年全市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预计在年底之前全面完工。

在施工人员的操控下
参与验收的水利专家和现场施工人员
一起查看了海港引河南闸站的闸门缓缓抬起的情况

水闸净宽有16米
也是市里第一个使用单跨度
跨度最宽,流量最大的
弧形钢闸门工程
泵站为双向引水排涝流量每秒48立方米的泵站
我们闸门设计流量是双向每秒160立方米。全部开启的话可以在两个小时内把整个海港河的水全部排空,在7月份雨季的时候可以大大缓解城市内涝的风险。
海港引河全长10公里
是主城区主要的排涝通道
现在河水主要是通过小姚港闸排到长江
由于小姚港闸只能排水,不能引水
而且它的最大排涝流量只有每秒83.5立方米
远远达不到海港引河片区排涝的需求
新的海港引河南闸站
在小姚港闸上游130米的位置
它也将成为
市区第二大引排通道
是一个闸站结合的工程,是既可以引水又可以在汛期向长江排涝,目前水下工程已经全部完成,闸门启闭机已经安装调试达到要求,主机泵已经安装到位。

据介绍
海港引河南闸站自去年12月底开工
虽然受到几轮疫情
汛期等影响
但还是确保了工程按时序进度推进

海港引河南闸
也是第一个建在滨江风光带的水利工程
建成后也将和城市客厅融为一体
不单水利功能强大
也会成为一个生态景观点

通过验收后将拆除两侧围堰进行放水,后续我们对后续工程计划进行安排。水上主要是管理房还有装饰工程以及供配电工程,按照原定计划市政府要求我们12月底完成,目前看我们能够达到预定计划和目标。
